本篇為提供學術研究人員報告解讀說明,由科學毛怪 PetSci 編撰,我們致力於咀嚼艱澀知識轉化為親民的內容,然學海無涯,知識浩瀚無垠,如內容有誤請來信([email protected])不吝指教,歡迎瀏覽我們的知識產物 PetSci Blog 。
v2025.03.31
**本文件目的是讓研究者「看懂並學會使用」報告,以及適合喜歡追根究柢了解這一切發生什麼事情的你閱讀。**拿到分析報告後的你,對於內容可能會不知如何開始,我們將透過這份指引,告訴你分析這一切發生了什麼事情🪄
菌相分析是透過微生物中的核糖體 16S rRNA(其實我們是萃取這個基因的 DNA 哦~),以此辨識物種的過程,這其中橫跨實驗(Wet lab)到分析(Dry Lab),我們會用實驗人的語言告訴你這一切發生了什麼,為了幫助快速理解,會省略細部步驟,如有興趣可以至 ONT 官方搜尋詳細步驟。
譬喻用法說明
以下所敘述的流程會以化學式常見「反應物 / 過程 / 產物」的譬喻方式呈現,方便讀者能夠知道每個步驟需要什麼,得到了什麼。
任意門
實驗部分大致上可以分成 A-DNA 萃取與詮釋資料 與 B-上機前實驗。
將樣本上機後,機器會產生原始檔案(Raw Data, .pod5 格式)[From 第 10 點產物],以下將以此檔案為出發,介紹一系列資料分析過程。